笔趣阁 - 言情小说 - 珠玉在前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76

分卷阅读276

    始难熬起来,白天坐着可以,兴奋劲下去,困意上来,整个车厢都昏昏欲睡。劳动人民总是充满朴实的智慧,很快就有人发现可以在座椅底下打地铺,路途中也没什么可讲究的,众人有样学样,左右多是青壮,偶尔有老人小孩也各自有家人照管。

不多时,十几节车厢都陷入静谥的夜中,灯也悄然关上,只车厢中间的小灯,还兀自发光,给起夜的人照明。

各家都自去睡,驻蕃地的官员却多少有些睡不着觉:“这才多少人都挤,日后要是来蕃地耕种的人多起来,怎么回,挤都别想挤上来吧。”

“今年不才一趟嘛,等人多提早一个月,每天多发几趟,还怕不够。”乘务员比官员乐观多了,主要是工学院那一日千里革新技术的范儿,让人人都觉得,没有解决不了的事。

“以后倒是真方便了,日常运粮,逢年过节载人,很可以多拉些人来天竺耕种。来回只几天的话,想来会有很多人愿意来,这么多好地,没人耕种真是可惜。”来蕃地的官员,多会选在农桑方面有所长的,做为一个种地民族,擅长农桑的官员,每每看到那大片的肥沃土地荒着,就心痛得无以复加。

“从前蕃地只能种粮,日后要是我们每天能发车,菜蔬瓜果也好往往各地送。”

“如此,方能无饥寒交迫之忧,保吾国吾民之温饱。”

蕃地的几位官员坐到一块,心潮涌动,这些科举晋身,却选择来蕃地为官的年青人,多半并非是被排挤来的,而是他们心中有着质朴又恳切的心愿:“愿终有一日,吾民所忧不是明日的口粮在何处,而是美食无数,吃什么才好。”

他们,都是为着这样的心愿,才不畏路途遥远,到这数万里之外的蕃地为官。

生于斯,长于斯,谁能不盼小明好。

“工学院真是了不得。”蒸汽机车的便捷,无法让人不感叹,昨天还在天竺,今天就身在彩云之南,而且听乘务说速度还会越来越快。

“咱大明的官军也很了不得,咱们在外边能这么安安稳稳的,全赖他们威伏远邦,武慑四海。”因为在外洋战场的赫赫军威,他们在天竺的安危也更有保障。

乘务员:你们也了不得,年轻轻的到这吃苦受罪,不容易。

是啊,谁都不容易,但为小明,甘之如饴。

第二七七章愿为国朝解迁丁之忧

天竺至南京的蒸汽机车总运行时长是十天,本来可以更快,但进入云南境内后,每到一个大站,都会停留一段时间。这样的安排,是为了让搭乘蒸汽机车的人能够好好吃顿饭,至少一天得安排吃上一顿踏踏实实的好饭。

家就在云南各府各州的人,比其他地方的人更快感受到蒸汽机车的便捷。以往他们回家,车拉马拽,蔬菜粮食,及一年所得都得拉上,行程慢得得很,走一个月都不鲜见。

下车时,有乡民拍着吞云吐雾的钢铁巨兽,跟看家里又多出来的壮牛壮马一样,满是欣慰的笑脸:“这是个好家伙。”

“是啊,以前家里老人小孩怕路上太远不便,不好一块带去,现在可以了,这几天工夫,谁都受得住。”而且,蒸汽机车上对老人小孩子孕残病患等不便者,还特别设僻了两节车厢,里边设有虽窄却够让人安睡的单人床,每趟蒸汽机车都有随车的医师与几名官军,又稳当又安全。比起一群人结伴往返,搭乘蒸汽机车往返显然又经济实惠,又能高枕无忧。

“这可真好。”刚开始是怕的,但开始越怕,现在越觉得这东西好。

“明年可以多喊些人去天竺耕种,南涝北旱的,能种粮的地方不多,哪像天竺,多好种粮。去天竺种粮的人多了,管怎么涝怎么旱,也能打扁脑袋来睡觉,什么也不cao心。”

此类的谈论声,从进入云南后就一直都有,最后到南京站下车的,只有少数官军和在天竺任职的官吏。其余的乘客只有少少十几人,多半也不是耕作的农人,而是往返贩粮的商人和随从。

最最最后,车上下来的是孟老爷和孟约及朱载宥、朱既彰,还有杨廷礼一行五人,他们从南京上车到云南下的车,待机车返回时,又在云南上车,一路开回南京。路上,他们还碰到了自从有了蒸汽机车,别想在南京找见人的前内阁首辅杨廷礼。

“怎么还回谯郡去,别去了,把王重崖喊回来过年。”

“别说笑了,您做内阁首辅的时候,几见地方官能回家过年的。何况,亳州今年多灾多难,他不守着怎么行。”孟约嘴上说的是这样,其实心里想的是——我才不要留在南京被大家喷成斑点狗呢。

她用来报社的,在谯郡,在亳州不过是让人嘀咕没能给故事里的众人一个好结局,到南京就不一样了。所有的报社,都变成了一拨一拨无止尽的争论,每个由无数大牛对世界发出的提问,都有无数观点,如今南京已经不作兴谈别的,坐下来就是说一些让外地人听了怀疑人生的话题。

孟约要是懂,她当然不怕,可她其实也不懂啊,那些问题,她也是站在大牛们的肩上提出来的。就是编故事,这些故事也都不是她原创,她看那么多狗血不狗血,天雷不天雷的故事电视剧,全都在她绘本里呢。

杨廷礼不知道南京现在怎么个情况,所以真当孟约思夫心切,也没强留。等回到仰园,问了问南京如今现状,杨廷礼就恨不得去谯郡把孟约给追回来。

“罢了,小姑娘家家的,想必问题多得是,答案却是一个没有。”

不得不说,这才是真相呢。

孟约与孟老爷自回谯郡去,朱既彰和朱载宥叔侄俩却得留在南京过年,宣庆帝与萧皇后看到朱载宥还好,怎么看都还是自家傻胖儿子,看朱既彰却不同。从前还只能说是少年郎,如今却看着是个稳稳妥妥的青年人,眉宇间浮躁尽去,令宣庆帝与萧皇后深感无限唏嘘。

“阿彰呐,往年,为兄总问你的问题,如今再问你一遍,可想好要做什么了?”

“愿为国朝解迁丁之忧。”

宣庆帝听罢,与萧皇后相视而笑,笑容里满是无限宽慰:“此乃国之要务,朕不能轻许,且去与内阁陈文罢。”

朱既彰从前要听到去内阁陈文什么的,肯定一避十万八千里,如今却不再拒绝,反而像是有许多话想要去内阁,与内阁诸公细细分说的样子:“阿兄,十几年来,我让你和嫂子费心了。”